职教学生进行工业机器人实训
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壮阔征程中,职业教育始终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托举城市能级跃升的重要支点。
重庆,这座以“智造重镇”“智慧名城”为标识的城市,正将职业教育锻造成服务国家战略的硬核力量,从国家级“双高”院校数量西部领先,到10大国际职教联盟+22个境外项目推进“职教出海”行稳致远……职业教育已成为重庆教育领域的一大优势与名片,整体办学水平跃居全国前列,步入提质领跑的新阶段。
新的历史方位上,职教改革的冲锋号已然吹响。重庆正以“闯”的魄力、“创”的智慧,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提质领跑行动,奋力打造全国职业教育重镇,打造全国有志青年获得“一技之长”的首选地,描绘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壮美画卷,以“领跑者”的姿态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职教答卷。
关键词:战略领航
部市同频擘画发展蓝图
勇担使命领航职教新程
教育部与重庆市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源远流长,成效斐然。
从早期的中澳(重庆)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到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制度建设试验区建设,再到技能型社会建设以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模式,四轮部市共建稳步推进,为重庆职业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4年,教育部与重庆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给予重庆教育20条支持措施,其中对职业教育“双高计划”、一体两翼建设的明确支持,更是为重庆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部市聚力突破,重庆勇担职教改革攻坚重任。
面对历史机遇,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级有关部门积极响应,制定了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等20余个政策文件,构建起系统完备的职教改革政策体系,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全市上下“握指成拳”推动职业教育工作,筑牢了坚实的发展后盾:8亿元市级以上的专项财政资金用于职教质量提升项目,形成“政府主导、多方筹资”的逐年增长经费保障机制,并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中高职、公民办的生均经费拨款制度;将职教改革情况纳入对区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职业院校事业发展考核指标,根据考核结果对“双高”“双优”院校实行升级或降档,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力推动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当前,重庆被赋予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两大定位”,要求在发挥“三个作用”上展现更大作为。
重庆职业教育牢牢把握机遇,明确了建设全国职业教育重镇的发展定位,奋力打造“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标志性成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关键词:优化布局
下好“空间+院校+专业”三步棋
全面增效促升级
在时代的汹涌浪潮中,重庆紧握制造业转型升级之桨,全力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巨轮破浪前行。
重庆职业教育精准锚定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目标,秉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的先进理念,促使教育与产业的旋律和谐共鸣、双向奔赴,勾勒出一幅产教融合的壮美新画卷。
空间布局,特色区域绘就多维发展图景。
重庆因地制宜打造特色职业教育发展区。职业教育服务创新发展区在主城都市区蓬勃兴起,激发创新活力;职业教育服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区在渝东北落地生根,守护绿水青山;职业教育服务文旅融合发展区在渝东南聚势,深挖地域特色,助力文旅产业升级。各个区域协同发力,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院校建设,贯通培养铺就学子成才之路。
重庆构建起中高本纵向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统筹实施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试点,为学子铺就成长成才的进阶之路,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这条道路上追逐梦想,实现价值。
专业设置,动态调整契合产业发展脉搏。
重庆建立起灵活高效的动态调整机制,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就业导向、学校自主的原则,让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目前,重庆以产业需求倒逼专业布局调整与结构优化,年均调整专业布点达5%,推动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达到88%,“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对应的专业布点达2888个,其中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两大领域专业供给规模居首位,年均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30万人。
如今,重庆职业教育正逐步构建起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与产业结构深度契合的新格局,为区域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关键词:提级提速
创新提出“联合体”建设方案
加速互融互通
2月27日,一场重庆职业教育的盛会——重庆市职业教育提质领跑行动工作会暨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推进会举行。会场内,重庆职教领域代表们济济一堂,在经验分享与智慧交流中,共同探寻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解”。
永川区紧扣西部职教基地功能定位,持续深耕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创新推出“产城职创”融合发展模式。荣昌区引进优质职教资源、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长寿经开区聚合资源、统筹布局,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
一个个创新思路、一条条可行路径、一份份宝贵经验,成为重庆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共同描绘出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广阔前景。
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将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列为社会民生领域“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项目。在全国率先出台《改革实施方案》,并召开成立大会,创造性地提出“分层级组建、实体化运行、数字化治理”的联合体建设重庆方案。目前,我市已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36个,其中国家级1个、市级3个、产业园区牵头21个、行业企业牵头11个,通过“揭榜挂帅”形式打造支撑联合体建设共性技术平台、产教供需平台等15个。我市有力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走深走实,获评“第一届重庆市改革创新奖”。
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方面,重庆同样表现突出。
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等主导产业,高标准、高起点分产业打造特色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国家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第二个)在重庆成立为契机,围绕重庆市主导产业,成功打造44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这些共同体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发布《行业发展分析报告》《人才需求预测报告》38份,发布人才、专业、技术及出海需求4899项次,推动教育和产业协调发展,有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关键词:贯通育才
筑牢“五金”新基建
畅通人才培养立交桥
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质的飞跃,在国际技能竞技舞台上绽放耀眼光芒。
近三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职教师生代表成绩位居全国前列。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上,来自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的李小松在光电技术项目中,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操作技能和稳定的临场发挥,为我国夺得该项目首枚世赛金牌。
同样在这届大赛中,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王珮在美容项目中,将东方美学理念与现代美容技术相结合,在皮肤护理、化妆造型、美甲艺术等多个环节展现出卓越的技艺,为我国实现该项目金牌零的突破。
这些辉煌成绩的背后,是重庆市持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生动实践。
一方面,重庆大力推进职教“五金”新基建,聚焦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基地核心要素,全方位夯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根基。这一举措不仅助力学子在国际赛场上摘金夺银,也彰显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卓越成效。
另一方面,重庆积极推动职业教育贯通培养。通过完善中职、高职和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机制,统筹开展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中职与本科“3+4”、高职与本科贯通“3+2”分段培养试点工作,目前贯通人才培养计划占比已达40%,全市中职、高职学生升学比例分别超过65%、20%。此外,重庆稳步扩大综合高中试点,招生计划数达到1.1万人,进一步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
凭借一系列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果,重庆已成为全国现代职业教育在实践、制度、理论创新等领域的重要策源地,正以昂扬之姿,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关键词:双城和鸣
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
共谱协同发展新篇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唱好顶层设计的“统筹之歌”——川渝两地签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重庆市联合教育部印发《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施方案》,一系列制度创新如坚实基石,筑牢职教合作的稳固框架。
唱好布局优化的“融合之歌”——基于顶层设计,两地统筹优化职教布局,推动职业院校向区域性中心城市集聚,实施“广职融圈”行动。重庆7所高职院校与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携手,共建5个二级学院,打破地域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勾勒出职教协同发展的生动图景。
唱好产教融合的“赋能之歌”——川渝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共建186个省市级现代产业学院、8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打造25个优势特色专业(群)与128个实践实训基地。20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在高端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形成特色专业集群,让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为区域经济赋能。
唱好育人提质的“创新之歌”——为提升育人质量,川渝搭建多元交流平台。联合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活动周、“川渝杯”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系列赛事,聚焦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组建中非(重庆)、中泰等职业教育联盟,推动8所院校与东南亚5国开展境外办学合作。同时,推动建立76个职教集团(联盟),汇聚248所职业院校、299家企业及50个单位,实现资源深度共享、协同育人,共同培育高素质人才。
唱好品牌塑造的“强基之歌”——川渝加快职教基地建设,深化泸永江、万达开等5个融合发展试验区,着力塑造“巴蜀工匠”品牌。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品牌塑造为引领,为双城经济圈建设培育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夯实区域发展根基。
如今,川渝两地正以紧密合作之姿,在职业教育领域奏响激昂旋律,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强劲动能,共谱协同发展新篇章。
关键词:国际合作
破浪出海赋能全球发展
重庆智慧助力互利共兴
战略使命扛在肩,开放步伐永不停歇。
重庆是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占据独特而关键的地位。
以合作破局,奏响职教国际协同乐章。重庆不断深化职业教育中外合作,牵头建设多个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强化本地人才技能培养,推动高水平职业教育标准共建共享,为全球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与“重庆智慧”。
以创新突围,形成职教出海实践经验。重庆紧扣做实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两大定位”,联通中外资源搭建陆海新通道职教国际合作联盟、中非职教联盟等国际化平台,深度整合国内外教育资源。目前已组建10个职教国际合作平台,建设30余个如“坦桑尼亚鲁班工坊”“越南熊猫学院”等多元主体境外联合办学项目,将职业教育中国经验推广至50余个国家,为当地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从实践探索到标准引领,重庆以升级跨越,构建人才链生态新局。职业教育的出海实践不仅丰富了沿线国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更实现从“硬件输出”到“标准输出”的质变。通过实施84个外国留学生市长奖学金丝路项目,招收2273名国际学生,与211个境外教育部门、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千余个职教标准、资源、装备被国外采用,成功构建起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海外人才链生态。
面向未来,重庆以深耕致远,锚定职教出海新征程,持续深化“职教出海”战略,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等平台,打造“小而美”特色品牌项目。同时,鼓励职业院校深度参与“鲁班工坊”“渝车出海”等澳门威尼斯人官网,澳门威尼斯赌场,增强“随企出海”能力,推出澳门威尼斯人官网,澳门威尼斯赌场彰显重庆特色的“职教出海”方案,在国际职教舞台上书写更精彩的篇章。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